案例详情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3D打印使用材料:树脂
最高精度:0.1mm生产周期:2~7天
产品尺寸:4cm*3cm*5cm
后处理:喷油
小青蛙手板模型需兼顾生物特征还原(如蹼足、背部斑纹)与萌化设计,3D 打印技术可精准实现其圆润体态、动态张力及互动功能。以下是从形态解构到成品实现的完整技术路径:
核心特征参数化设计
体型比例:
体长:体宽 = 3:2(如 60mm 体长对应 40mm 体宽),背部隆起高度 10mm;
头部:占体长 1/3,吻端圆钝(R=3mm),眼间距 8mm,眼球突出高度 3mm。
细节特征:
四肢:前肢短(长度 20mm),后肢长(长度 40mm),蹼足展开角度 30°,蹼膜厚度 0.5mm;
皮肤纹理:背部疣粒(直径 1-2mm,高度 0.5mm),腹部光滑,体侧褶皱深度 0.8mm。
动态与功能设计
可动性优化:
后肢铰链关节(直径 2mm),弯曲角度≥90°,模拟跳跃姿态;
眼球球窝关节(直径 3mm),可 360° 旋转(配合 0.1mm 硅胶垫圈增加阻尼)。
结构强化:
轻量化:躯干空心设计(壁厚 1.5mm),内部十字支撑减重 30%;
防断裂:四肢与躯干连接处添加扇形加强筋(宽度 5mm)。
工艺类型 | 材料 | 适合部位 | 精度 | 核心优势 |
---|---|---|---|---|
SLA(光固化) | 彩色光敏树脂 | 整体(细节精致) | ±0.05mm | 疣粒、蹼膜边缘清晰,表面光滑 |
FDM(熔融沉积) | PLA/TPU | 躯干、四肢(硬软结合) | ±0.1mm | TPU 适合蹼足柔性,PLA 适合躯干 |
SLS(激光烧结) | 尼龙 12 | 耐磨损模型(长期展示) | ±0.1mm | 抗冲击,后肢反复弯曲不变形 |
多材料 3D 打印 | 刚性 + 柔性树脂 | 整体成型(硬躯干软蹼足) | ±0.1mm | 一次实现躯干刚性与蹼足柔韧性 |
材料组合案例:
躯干 / 背部:刚性树脂(抗拉强度 30MPa),确保疣粒立体感;
蹼足 / 腹部:TPU 90A(邵氏硬度),断裂伸长率≥300%,可轻微挤压;
眼球:透明树脂(透光率≥85%),内置黑色瞳孔(直径 2mm)。
细节打印关键设置(SLA 工艺)
摆放角度:
背部朝上倾斜 45°:减少疣粒支撑接触面积(≤3%),避免遮挡纹理;
后肢悬空部分(长度>20mm)添加树状支撑(直径 0.6mm),支撑角度 60°。
切片参数:
层厚 0.1mm(背部疣粒区域),0.2mm(躯干主体);
曝光时间:疣粒凸起处增加 15% 曝光,确保 0.5mm 高度精准成型。
FDM 工艺特殊处理
蹼足打印:
TPU 线材(90A):喷头 230℃,热床 50℃,打印速度 30mm/s(避免拉丝);
填充率:蹼膜区域 10%(网格填充),确保柔性同时防撕裂。
表面质感塑造
纹理强化:
背部:喷砂(50μm 氧化铝)凸显疣粒凹凸感,喷哑光绿漆(RAL 6005);
腹部:抛光至 Ra≤3.2μm,喷嫩黄色漆(RAL 1016),模拟湿润皮肤质感;
斑纹:手工笔涂深褐色斑点(直径 2-3mm),边缘渐变模糊(过渡宽度 0.5mm)。
动态功能实现
关节组装:
后肢插入直径 2mm 不锈钢轴,配合 0.1mm 厚硅胶垫圈,摆动阻尼适中(1-2N・cm);
眼球嵌入球窝关节,可 360° 旋转,内置磁吸定位(3 个固定角度:正视、左视、上视)。
互动元素:
背部嵌入 0.5mm 厚压力传感器,按压触发 “呱呱” 音效(内置微型蜂鸣器);
透明树脂眼球内置荧光粉,暗处发出绿光(模拟生物发光)。
强度测试
后肢承重:施加 5N 力弯曲后肢 90°,持续 10 秒无断裂;
蹼足耐磨:用橡皮擦摩擦 100 次,纹理无明显磨损(涂层附着力≥4N/cm²)。
结构禁忌
四肢与躯干连接处宽度≥8mm(FDM)或 6mm(SLA),避免受力断裂;
蹼膜最小宽度≥1mm(FDM)或 0.8mm(SLA),防止打印时撕裂。
成本控制策略
分件打印 + 组装:
头部、躯干、四肢独立打印,通过卡扣连接(节省材料 25%);
非可视面(如腹部内侧)简化细节,降低打印时间。
小批量生产:
硅胶复模:3D 打印原型制作分片模具,灌注 PU 树脂(邵氏硬度 60A),单件成本较 3D 打印降低 60%;
效率:100 件 / 批次,手工涂装 10 小时完成,适合文创礼品量产。
场景适配优化
儿童玩具:所有部件圆角处理(R≥2mm),可拆卸部件拉力≥90N(防误吞);
水族造景:尼龙 12 打印防水模型(吸水率≤0.1%),表面抗菌涂层处理。
科普教具:
透明树脂打印青蛙模型,内部 3D 打印骨骼(白色树脂)与内脏(彩色树脂),标注器官名称;
尺寸 1:5(体长 60mm),适合中小学生物课堂演示两栖动物特征。
减压玩具:
TPU 打印整体模型(90A 硬度),可挤压变形(压缩量 40%),松开后 2 秒回弹;
内部填充细小泡沫颗粒,挤压时产生 “沙沙” 声,增强解压效果。
艺术装置:
参数化设计青蛙群(用 Grasshopper 生成渐变尺寸),SLA 透明树脂打印,内置 LED 灯珠;
动态效果:通过传感器感应环境光,灯光随亮度变化颜色(白天绿色,夜晚蓝色)。
儿童玩具认证:
材料通过 ASTM F963 认证,邻苯二甲酸盐含量≤0.1%;
所有部件直径>30mm(防误吞),边缘无毛刺(Ra≤6.3μm)。
环保要求:
水族用模型通过 ISO 10239 认证,对水生生物无毒害。
3D打印技术为小青蛙模型提供了从生物细节到互动功能的全维度解决方案,既能精准还原科学特征,又能实现萌系艺术创新,适合科普教育、文创礼品等场景,相比传统手工制作效率提升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