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手板是什么意思
外观手板是指用于验证产品外观设计、色彩、材质、表面处理等视觉效果的实体模型。它侧重于模拟产品的外观形态,而非内部功能或结构,常用于设计确认、市场展示或前期宣传。
验证外观设计
检查产品的造型、比例、线条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避免因视觉误差导致的设计缺陷。
例如:汽车外观手板可验证车身曲线、灯光位置、轮毂造型等是否符合审美。
测试色彩与材质
确认配色方案、渐变效果、光泽度(如哑光、亮面)是否达标。
例如:化妆品包装手板需测试瓶身的磨砂质感或光泽度是否匹配品牌调性。
表面处理验证
模拟量产工艺(如喷涂、电镀、镭雕等),检查表面处理效果是否满足要求。
例如:金属外壳手板需测试阳极氧化后的色差或纹理均匀性。
人机交互体验
模拟用户触感,如按键反馈、握持手感、表面防滑性等。
例如:手机手板需测试曲面玻璃的握感或按键的按压反馈。
市场展示与推广
用于展会、摄影、宣传视频等场景,提前获取市场反馈。
例如:未发布的电子产品通过外观手板制作宣传图或原型视频。
根据3D建模图纸(如SolidWorks、Rhino、Pro/E文件)确定外观细节。
标注关键尺寸(如弧度、厚度、倒角)和表面处理要求(如“哑光黑+镭雕logo”)。
常用材料:
ABS/PC:适合塑料质感,可打磨、喷漆、电镀。
亚克力:透明或高光外观,常用于仿玻璃效果。
CNC铝合金/不锈钢:模拟金属质感,适合高端产品。
硅胶复模:小批量复制软质外观件(如橡胶手柄)。
3D打印:
快速成型复杂形状(如曲面、镂空结构),材料多为树脂或PLA。
缺点:表面粗糙度较高,需后期打磨或抛光。
CNC精密加工:
适用于金属或硬塑料,精度高(±0.05mm),可实现镜面效果。
适合高档产品(如手表、汽车配件)。
覆膜工艺:
在基材表面覆盖一层仿真材料(如仿金属膜、仿陶瓷膜)。
例如:塑料外壳通过覆膜实现金属质感,降低成本。
喷涂:通过喷漆模拟量产颜色(如潘通色号),可做哑光、亮光、渐变等效果。
电镀:实现金属光泽(如金色、银色),常用于装饰件。
丝印/镭雕:添加文字、图案或纹理(如仿皮革纹、凹槽LOGO)。
抛光/喷砂:改善触感,如手机边框的磨砂处理或镜子般的高光抛光。
将多个零件(如外壳、按钮、屏幕框架)组装成完整外观模型。
对比设计图纸,检查外观一致性、缝隙均匀性、装配贴合度等。
对比维度 | 外观手板 | 功能手板 |
---|---|---|
核心目的 | 验证外观设计、色彩、质感 | 验证功能、结构、装配 |
材料选择 | 侧重外观(如亚克力、CNC金属) | 侧重功能性(如工程塑料、硅胶) |
制作工艺 | 3D打印、CNC、覆膜、喷漆 | CNC、硅胶复模、钣金加工 |
测试重点 | 颜色、光泽、纹理、人机交互 | 运动机构、电路、散热、承重 |
应用场景 | 市场宣传、设计确认、展览展示 | 功能验证、结构优化、量产试产 |
色彩准确性
使用标准色卡(如潘通PANTONE)或光谱仪校准颜色,避免色差。
例如:汽车外观手板需匹配量产车的金属漆效果。
表面处理细节
提前与厂家沟通工艺要求(如“雾面哑光+局部高光”)。
例如:化妆品瓶盖的手板需模拟玻璃镀膜的反光效果。
成本与时间平衡
外观手板通常用于前期验证,建议选择快速成型工艺(如3D打印)降低成本,确认设计后再采用CNC精加工。
保密性
若涉及未发布产品,需与手板厂签订保密协议,避免外观泄露。
消费电子:手机外壳手板验证曲面玻璃与中框的装配效果,测试不同配色方案。
汽车设计:汽车前脸手板测试进气格栅造型、大灯位置及车身涂装工艺。
家居用品:陶瓷餐具手板通过覆膜工艺模拟釉面质感,测试握把舒适度。
包装设计:化妆品瓶手板验证瓶身透明度、喷头造型及标签位置。
外观手板是产品设计到量产的关键桥梁,既能帮助设计师优化视觉效果,也能为品牌推广提供实物参考,减少后期开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