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详情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3D打印使用材料:树脂
最高精度:0.1mm生产周期:2~7天
产品尺寸:10cm*3cm*3cm
后处理:喷油
毛毛虫玩具手板模型需兼顾可爱造型与可动功能,其环节结构、表面纹理及关节设计对工艺要求较高。以下是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方案:
形态特征提取
环节参数:
直径比:头部:中间环节:尾部 = 1:1.2:0.9;
长度比:单环节长度占总身长 10%~15%,腹部略扁(椭圆截面,高:宽 = 3:4)。
细节设计:
足部:每环节 3 对伪足,长度 5~8mm,底部设计吸盘纹理;
触角:2 根螺旋状触角,直径 1.5mm,长度为头部直径的 1.5 倍。
三维建模技巧
软件组合:
ZBrush(雕刻环节表面绒毛纹理,分辨率 0.3mm);
Fusion 360(设计可动关节,添加精确装配参数)。
结构优化:
分段设计:将毛毛虫分为 7~9 个独立环节,相邻环节通过 “球窝关节” 连接;
空心减重:内部掏空(壁厚 2mm),预留直径 3mm 工艺孔用于去支撑;
绒毛纹理:用 “位移贴图” 生成均匀分布的短绒毛(高度 0.5mm),关键部位手动雕刻长触须。
工艺类型 | 材料 | 精度 | 适合部位 | 后处理难度 |
---|---|---|---|---|
SLA(光固化) | 柔性树脂 | ±0.05mm | 整体一次成型,细节(如绒毛)清晰 | 低(表面光滑) |
FDM(熔融沉积) | TPU 弹性材料 | ±0.1mm | 关节部位(柔韧性好) | 中(层纹需处理) |
硅胶翻模 | 液态硅胶 | ±0.2mm | 批量复制(50 件以内) | 高(需开模) |
关键参数设置(以 SLA 打印为例):
层厚:0.05mm(保证绒毛细节);
支撑结构:在触角、足部等悬空部位添加树状支撑,支撑直径≤1mm;
曝光时间:每层层加 20%(柔性树脂固化速度较慢),确保层间结合力。
姿态摆放策略
侧躺摆放:使毛毛虫腹部朝上,减少足部支撑;
关节对齐:相邻环节球窝关节需保持同轴度(误差≤0.05mm),可在切片软件中手动调整位置。
支撑设计难点
触角打印:
直径 1.5mm 的触角需沿长度方向每 5mm 添加支撑点,支撑与触角呈 45° 角;
打印后用手术刀小心切除支撑,残留部分用 1500 目砂纸打磨平整。
足部处理:
伪足悬空高度>8mm 时,在足底添加 “点状支撑”,支撑底部直径 1.5mm,便于去除。
表面处理工艺
去支撑与打磨:
柔性树脂件:浸泡 75% 酒精 10 分钟软化支撑,用镊子轻轻剥离;
刚性树脂件:用美工刀切除支撑后,依次用 400 目、800 目、1200 目砂纸打磨关节部位。
绒毛质感增强:
静电植绒:在毛毛虫表面喷涂胶水,撒布 0.5mm 短纤维,静电吸附后形成自然绒毛效果;
染色处理:柔性树脂件可浸泡专用染料(如 ABS 染料),关节处保留原色形成对比。
可动关节组装
球窝关节连接:
球头直径比窝槽内径小 0.2mm(如球头 φ6mm,窝槽 φ6.2mm),确保活动顺畅;
关节处涂抹少量硅油,减少摩擦阻力,同时防止灰尘进入。
内部骨架(可选):
插入直径 2mm 不锈钢丝贯穿所有环节,两端弯折固定,增加整体刚性;
每个关节处钢丝套入 1mm 硅胶管,提供适当阻尼感。
安全检测
拉力测试:对触角施加 5N 拉力持续 10 秒,无断裂或松动;
扭力测试:相邻环节相对扭转 30° 后松开,能自动恢复原状。
结构禁忌
环节连接部位壁厚≥2.5mm,避免活动时开裂;
触角根部需倒圆角(R≥1mm),并增加加强筋(厚度 1mm)。
小批量生产方案
手板验证后,采用硅胶翻模复制 20~50 件:
3D 打印的毛毛虫作为原型,制作分片硅胶模具;
灌注 PU 弹性材料,成本较 3D 打印降低 40%,表面自带细腻绒毛效果。
儿童安全设计
所有部件无尖锐边缘(倒角 R≥0.5mm);
材料选用符合 ASTM F963 标准的光敏树脂,表面涂层通过邻苯二甲酸盐检测。
早教互动玩具:
在毛毛虫内部嵌入震动马达和语音模块,3D 打印带网格的外壳,实现触摸感应发声功能;
足部添加磁石,可吸附在冰箱等铁质平面上,增加玩法。
软胶模具母模:
打印高精度 SLA 原型,用于制作硅胶模具,生产硅胶材质的儿童安抚玩具;
表面纹理可精确复制,无需二次加工。
艺术装置:
用透明树脂打印中空毛毛虫,内部填充 LED 灯带,在夜晚呈现光影流动效果;
关节处设计为可调节角度,用户可自由摆造型。
通过 3D 打印技术,毛毛虫玩具手板模型可实现从概念到实物的快速转化,尤其适合个性化定制或小批量文创产品开发,相比传统制造方式节省 60% 的开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