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价格怎么算的
3D打印价格的计算方式因多种因素而异,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计算方法:
原理
这是最常见的计算方式之一。3D打印是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物体的,因此材料的使用量与物体的体积密切相关。计算物体的体积后,根据单位体积的材料价格来计算成本。
通常是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或者3D扫描设备获取打印模型的精确体积。例如,对于一个长方体形状的3D打印模型,其体积等于长×宽×高。
公式
3D打印价格 = 模型体积(立方厘米/立方英寸等)×单位体积材料价格。
例如,单位体积的光敏树脂材料价格为0.5元/立方厘米,打印一个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模型,仅材料成本就是100×0.5 = 50元。不过,这还不包括其他成本。
影响因素
模型复杂度:复杂的模型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来确保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这些支撑结构在后期处理时需要去除,但也会增加材料的使用量和打印时间。比如一个有很多内部空洞和精细结构的雕塑模型,其支撑结构可能会使材料体积增加20% – 50%。
材料类型:不同的3D打印材料价格差异很大。金属材料(如钛合金、不锈钢等)通常比塑料材料(如ABS、PLA等)昂贵得多。这是因为金属材料的原材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并且对打印设备的要求也更高。例如,钛合金粉末的价格可能是普通ABS塑料颗粒价格的100倍左右。
原理
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金属材料3D打印,按重量计算价格更为合适。因为金属材料的密度相对稳定,通过测量或计算打印模型的重量,结合单位重量的材料价格来确定成本。
可以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估算模型的体积,再根据材料的密度(质量/体积)公式计算出重量。例如,对于铝合金材料,其密度约为2.7g/cm³,如果一个模型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那么它的重量约为270克。
公式
3D打印价格 = 模型重量(克/千克等)×单位重量材料价格。
假设铝合金材料的价格是50元/千克,那么上述270克的铝合金模型材料成本就是270÷1000×50 = 13.5元。同样,这还不包含其他费用。
影响因素
材料密度变化:虽然大多数材料的密度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但在实际3D打印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如激光熔化、电子束熔融等)的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密度出现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高精度的金属3D打印中可能需要特别考虑。
后处理影响重量:有些3D打印模型在打印完成后需要进行后处理,如热处理、表面涂层处理等。这些后处理过程可能会使模型的重量发生微小的变化。例如,热处理可能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氧化,增加模型的重量;而表面涂层处理可能会增加一层薄薄的涂层,使模型变重。
原理
主要适用于一些平面类的3D打印模型,尤其是那些厚度相对均匀的模型,如3D打印的平板、薄片等。这种方式计算的是模型的表面积,根据单位面积的价格来计算成本。
可以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或者数学计算来获取模型的表面积。例如,对于一个长方形的3D打印平板,其表面积等于长×宽。
公式
3D打印价格 = 模型表面积(平方厘米/平方英寸等)×单位面积价格。
例如,单位面积的光敏树脂打印价格是0.1元/平方厘米,打印一个表面积为50平方厘米的平板模型,价格就是50×0.1 = 5元。不过,这只考虑了基本的打印成本。
影响因素
模型厚度:即使是按面积计算,模型的厚度也会影响价格。较厚的模型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更长的打印时间。例如,一个厚度为2厘米的模型和一个厚度为1厘米的相同表面积的模型相比,前者的材料用量是后者的两倍,打印时间也可能更长,因此在价格上应该有所体现。
精度要求:对于按面积计算价格的3D打印服务,精度要求也会影响成本。高分辨率(即高精度)的打印需要更先进的设备和更精细的操作,这会增加单位面积的打印成本。例如,普通精度的光敏树脂打印价格可能是0.1元/平方厘米,而高精度的光敏树脂打印价格可能会达到0.3元/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