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详情

行业/分类: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硅胶复模使用材料:塑胶

最高精度:0.1mm生产周期:2~7天

产品尺寸:22cm*2cm*2cm

后处理:喷油

硅胶复模加工家电手板零件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工艺概述

硅胶复模是一种利用硅胶材料制作模具,并通过该模具复制产品的工艺方法。在家电手板零件制造中,硅胶复模可快速、低成本地制作出小批量的手板零件,用于产品的外观评估、功能测试和市场调研等。

主要加工步骤

制作原型:通常使用 CNC 加工、3D 打印或泥雕等方法,根据家电手板零件的设计图纸制作出一个原始模型。该原型应具备准确的尺寸、形状和细节,作为后续制作硅胶模具的基础。例如,对于一款家电的外壳手板零件,可先通过 CNC 加工出其精确的外形轮廓。

硅胶复模

制作硅胶模具

准备工作:将制作好的原型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光滑平整,并涂抹适量的脱模剂,以便后续顺利脱模。

围模框与灌注硅胶:用板子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将原型围住,形成一个模框。然后将按比例调配好并抽真空的液体硅胶缓慢倒入模框内,确保硅胶完全覆盖原型,并排除其中的气泡,以保证硅胶模具的质量。

固化成型:将灌注好硅胶的模框放入烤箱中,按照硅胶材料的固化参数进行烘烤,加速硅胶的固化成型。固化后的硅胶模具应具有良好的弹性、硬度和尺寸稳定性。

取出原型:待硅胶模具完全固化后,将其从烤箱中取出,小心地切开或拆卸模框,然后将原型从硅胶模具中取出,此时硅胶模具内形成了与原型形状完全一致的模腔。

真空浇注复制零件:根据家电手板零件所需的材料,如 ABS、PC、PP 等,将其加热熔化或调配成液态,并在真空状态下缓慢注入硅胶模具的模腔内,使材料充分填充模腔。在浇注过程中,持续抽真空可有效排除材料中的气泡,提高复制零件的质量。

硅胶复模

零件后处理:待注入的材料在硅胶模具中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复制的家电手板零件。然后对零件进行去毛刺、打磨、抛光、喷漆、丝印等后处理工序,以进一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外观效果,使其更接近最终产品的要求。

材料选择

硅胶材料:应选择具有优异流动性、良好操作性、低收缩率、高撕裂强度和耐高温等性能的硅胶材料,以确保硅胶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例如,工艺硅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大多数家电手板零件的复模制作。

复制材料:根据家电手板零件的具体要求,可选择 ABS、PC、PP、PU 等材料进行复制。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外观效果和加工特性,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优势

成本低: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模具制造,硅胶复模的模具成本较低,尤其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的家电手板零件,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周期短:硅胶模具的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且固化时间较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模具制作和零件复制,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有助于加快新品上市速度。

硅胶复模

精度高:通过高精度的原型制作和精确的硅胶模具复制工艺,能够保证家电手板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满足产品设计和测试的要求。

设计灵活性高:在产品设计阶段,可根据需要随时对原型进行修改和优化,然后通过硅胶复模快速制作出改进后的手板零件,便于及时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高设计质量。

局限性

模具寿命有限:硅胶模具的翻模次数一般相对较少,通常在 20-30 次左右,之后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可能会下降,影响复制零件的质量。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家电零件,可能需要重新制作模具。

材料限制:虽然可选择的复制材料较多,但某些特殊材料或高性能材料可能无法通过硅胶复模工艺进行复制,或者复制后的性能无法完全满足产品的最终要求。

尺寸和结构限制:对于一些尺寸较大或结构复杂的家电手板零件,硅胶模具的制作和操作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导致零件的复制精度和质量难以保证。

首页
工艺
全景工厂
更多